為什么做了百度推廣,關鍵詞不在名,有時候還總搜索不到?
2022-03-28 10:42
瀏覽次數:
作者:總管理員
為什么做了百度推廣,關鍵詞不在名,有時候還總搜索不到?
老板或者市場負責人經常會問優化師,在百度里面為什么搜索XXX關鍵詞不在名?
優化師每次聽到搜索不在名或者搜索不到廣告這個問題,一般都會勸客戶,老板你把緩存先清除一下唄。
然后自己想想,哎呀我是不是把價格出的低了,趕緊打開賬戶把出價摸一遍。
過了會客戶或者老板突然又問,我搜索XXX關鍵詞怎么又找不到廣告了,競爭對手的廣告排名一直挺穩定的,我們要排到名上去。
然后大家大半天搞這個事情,然后老板還是搜索不到,大家估計互相無語中。
特別是遇到效果不好的時候,潛意識里面就會認為排名不行,優化師大概率執行都是去提價,并且會把一些流量進行控制,結果效果還是不理想。
其實小編想說的是自己搜索某一個關鍵詞的時候,你搜索3到5次,能看見自己的廣告就可以了,這個屬于正常的廣告展現行為。
只要打開流量統計,發現每個時間段的流量訪問是正常的,即使轉化率比平時低于一些,就算一下有效的流量占比,數據波動10%以內都是可以接受的。
特別一個賬戶運行1個月以上,應該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到業務的研究上、投放頁面轉化率和產品優化上去。
如果還在糾結中,不閑腦袋累,我們就聊聊廣告投放技術唄。
個問題
為什么搜索不到自己的競價廣告?
我來一點官方的回答:
百度競價是一種排名機制,不是做了關鍵詞,就能展現廣告得到精準流量,其中有很多因素影響其中的排名。
通俗客觀一點的回答:
百度媒體在保證用戶體驗的情況下,開展商業廣告獲取利益的同時,還要廣告主也能得到利益,不得不持續優化投放的精準性,避免無效點擊影響投放效果。
有哪些因素影響廣告的展現和排名呢?
小編整理了一個廣告終展現的簡單過程,分為兩個部分,系統端和用戶端。
綜合排名=關鍵詞的出價*關鍵詞的質量度。
要想排名好,要不提價,要不去提升質量度分數。
注意:搜索引擎引入了質量度這個概念,就把以前的明著出價變為了暗拍,然后用一個綜合的數值反映投放的廣告的接受程度,搜索者越感興趣,越多的人點擊,用戶的體驗越好,給你的質量度得分就會越高。
如果在這個地方還搜索不到廣告,說明關鍵詞的出價低于行業的入門水平(質量度不低于6分),需要持續的出價,或者優化廣告創意。
劃重點:如果達不到排名,這個鍋就是優化師的。
系統端雖然計算出了排名,哪怕你的在廣告隊列里面是,在用戶端實際展現的時候,還要經過幾層過濾。
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廣告主投放的精準性,避免無效點擊影響投放效果。
那針對目標用戶會有哪些算法呢?
1、頻次控制(有人叫梯度值)
我們都知道投放廣告大部分都是為了獲得新用戶,如果每次都是給老用戶展示廣告,效果肯定是不一樣的,并且印象也不好。
所以為了用戶滿意度和實際投放效果,系統不會給同一個用戶反復投放同一個廣告,或者判定為同一類型的廣告(系統都會記錄用戶在搜索引擎上的行為)。
舉例子:系統里面根據歷史數據,當天給用戶總共20次廣告機會,再次查詢的時候發現額度已經用光了,此用戶就不會出現廣告。
2、廣告樣式選擇
就拿百度來說,從早的只有文字形式廣告創意,到今天有圖文混合的,小視頻的,各種創意格式互相疊加的,主流的數量就有幾十種,所以做競價員苦逼啊,每天上物料都得累死。
這樣說優化投放系統的PM和技術花了這么多精力,搞了這么多的花樣,系統得為每個廣告樣式分一點流量,同時還得吆喝廣告主來使用,一旦廣告主們對某一個樣式用的比較多,沒做這個的廣告主的廣告展現機會就少了。
3、個性化策略(千人千面)
這個性化策略在百度APP里面搜索的時候,會非常明顯,在PC端地域的因素影響會比較大。
如果這個時候搜索不到廣告,可能是某條廣告在用戶面前多次展現,但是用戶從未點擊,系統則會判斷該用戶不喜歡這條廣告,或者沒有相對應的需求,那么廣告可能就不會再展現給這個用戶了。
4、反作弊
競價的商業模式決定了,惡意點擊無法避免的,如果你短時間點擊廣告次數比較多,系統會自動給屏蔽。
5、其他的因素
賬戶屬于KA還是中小類型,賬戶歸屬到哪個行業等等,都是一些小因素。
第二個問題
如何讓展現和排名保持位
相對穩定?
預算比較充足的情況下,因業務需求也需要拓展流量,可以多搞幾個賬戶進行投放,每個賬戶盡量把廣告樣式都覆蓋掉。
如果某些詞是自己的品牌產品詞,比如榮耀,可以衡量是否直接購買品牌專區,就不用擔心展現問題。
后再次說下,競價排名中,排不排位置,不是重要的,看實際轉化,投入產出才是ok,請相信優化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