含有一半容積的液態純化學品及一半容積的純空氣,當純化學品分子具足夠動能時,能脫離液體表面蒸發進入空氣中,而空氣中的純化學品氣態分子可凝結為液態。當蒸發率與凝結率相同時,系統達到平衡狀態,此時容器空氣部分李的化學分子的分壓,稱為飽和蒸氣壓。
油品飽和蒸氣壓是表示油品蒸發性能、啟動性能、生成氣阻的傾向及貯存時損失輕餾分多少的重要指標之一。具有什么意義呢?
1、判斷油品揮發性的大小
油品的飽和蒸氣壓越大,則揮發性也越大,所含的低分子烴類也越多,易汽化,與空氣混合也越均勻。從而使進入汽缸內的混合氣燃燒得越*,保證發動機順利工作;同時減少機件磨損,降低耗油量。
2、判斷油品在使用時有無形成氣阻的傾向
汽油的輕組分越多,蒸發性越好,但蒸汽壓過高,汽油會在管路中氣化,形成氣阻,中斷供油。相反,蒸氣壓過低,蒸發性能差,燃燒時來不及汽化,燃燒不*,還會增加汽油的消耗量。蒸氣壓越大,用于發動機時,形成氣阻的傾向就越大。車用汽油的蒸氣壓超過規定數值時,易在輸油管中形成氣阻,從而會因不進油使發動機不能正常工作。
3、判斷油品貯存和運輸時的損失
油品含輕組分越多,其蒸氣壓越高,在儲存運輸和使用過程中蒸發損失也越大。當貯存、灌注及運輸汽油時,輕質餾分總會有損失,根據飽和蒸氣壓可判斷出輕質餾分的損失程度。汽油的蒸氣壓越大,在貯存時的蒸發損失也越大。這不僅造成損失大,還污染環境,而且增大了著火的危險性。
4、判斷油品啟動性能的好壞
蒸氣壓過低會影響油料的啟動性能,并減少了燃燒性能良好的輕組分。因此根據不同的季節分別規定了對蒸氣壓的要求(例如國家汽油標準就分別規定了冬季和夏季的蒸氣壓指標)。
指標要求:
汽油的蒸氣壓是用規定的儀器,在燃料蒸氣與液體的體積比為4:1以及在37.8℃的條件下測定的。
國外將此指標稱為RVP,它是衡量汽油在汽油機燃料供給系統中是否易于產生氣阻的指標,同時還可相對地衡量汽油在儲存運輸中的損耗傾向。
蒸氣壓的高低表明了液體氣化或蒸發的能力,蒸氣壓愈高,就說明液體愈容易汽化。汽油的蒸氣壓是衡量汽油揮發性的一個關鍵指標,它與汽油的蒸發排放和發動機的啟動性能有著密切的關系。
蒸氣壓太高,會增加汽油的蒸發量,導致空氣中的VOCs的增加。夏季溫度高,汽油易揮發,要求蒸氣壓低一些。
蒸氣壓太低,汽車可能出現冷啟動問題。故應有下線,以不低于40 kPa為宜。